东洞庭夏季候鸟类种过百 北灰鹟黄头鹡鸰首现


(今年东洞庭湖区域夏季鸟类种群已超过100种,还首次监测到了北灰鹟。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通讯员 郝家勇)


(今年东洞庭湖区域夏季鸟类种群已超过100种,还首次监测到了黄头鹡鸰。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通讯员 刘向葵)

红网岳阳5月28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通讯员 郝家勇 刘向葵)为期20天的东洞庭湖夏候鸟调查已经结束。今日(28日),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组织的此次夏候鸟调查,结果较去年多了29种鸟,东洞庭湖区域夏季鸟类种群已超过100种。还首次监测到了北灰鹟和黄头鹡鸰等国家保护动物。

此次调查,工作人员通过路线调查法、定点监测和鸟鸣声识别法,共记录到鸟类14目45科106种,其中留鸟49种,夏候鸟26种,冬候鸟22种,旅鸟9种;东洋界鸟类39种,古北界鸟类3种,广布种64种。调查中,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鹳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小鸦鹃、白尾鹞2种,国际濒危物种小白额雁、棉凫2种,并还首次监测到了北灰鹟、黄头鹡鸰2个鸟种。

今年的夏候鸟调查,较2012年监测的77个鸟种多了近29种。

洞庭湖湿地萎缩 候鸟逐渐减少


东洞庭湖湿地一角(关禺 摄)
中国天气网讯 江豚数量锐减,胭脂鱼难得一见,近年来洞庭湖的生态危机正在上演,候鸟种类和数量的减少也成为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东洞庭湖湿地面积正在萎缩,以滩涂为主要栖息地的候鸟数量递减明显。”4月24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姚毅与“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湖南”考察团交流时说,其中有气候变暖的影响,也有三峡截流后带来水环境变化的影响。
目前,鸟类减少的情况如何?湿地萎缩有哪些表现?推行保护措施能否奏效?考察团随后深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进行走访。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姚毅谈湿地萎缩(关禺 摄)
萎缩的湿地 正在消失的鸟
东洞庭湖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受长江和湘、资、沅、澧诸水系的水量周期升降影响,形成了水、沼泽、浅滩和低岸等复杂的自然地形。鸟类资源非常丰富,仅候鸟就有15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天鹅等27种,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湿地和候鸟保护区。
去往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路上,经过五千多米长的洞庭湖大桥,桥两侧水天一色芦苇丛生的场面,让考察团成员有“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感叹。
不过,这样生机勃勃的湿地正在萎缩。姚毅告诉记者,东洞庭湖湿地的陆地化趋势在加强,尽管现在长江三口入湖泥减少了一半,但仍有近1亿立方米,湖床仍然以平均每年3.7厘米的速度在淤积,部分地区已高出堤内耕地2至3米。
“再加上,洞庭湖水位下降,大部分滩涂被水淹没的时间变短,这加速了东洞庭湖湿地向陆地化演变的进程,从而打破了洞庭湖的生态平衡。”姚毅说。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鸿接受考察团采访(关禺 摄)
当终于到达目的地,出现在眼前的并不是“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壮丽美景,平静的湖面上偶尔有水鸟飞过。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张鸿告诉记者,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是洞庭湖适合候鸟栖息的时段,4月底大部分鸟类都已经飞往北方。根据多年监测,这里鸟的种类和数量都出现了减少趋势。
保护区每年开展4次鸟类调查,每个月8日、18日、28日开展常规定点监测。据东洞庭湖常规监测,上世纪90年代,洞庭湖水鸟达20万只以上,到2003至2004年,调查到水鸟仅13万多只,2005至2006年均少于10万只,越冬水鸟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如白枕鹤、东方白鹤、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国际濒危物种也在急剧减少。
“这些变化跟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的改变密切相关。”张鸿说,洞庭湖水位降低、水面缩小,使得有些鸟类栖息地变小甚至丧失,承载大型候鸟的能力下降,同时干旱还使得植被减少,加上鱼类资源也在减少,给鸟类的觅食带来不利影响。
保护困难重重 呼吁立法和统一管理
面对候鸟危机,东洞庭湖保护区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张鸿指着保护区前方的水域告诉记者:“2006年,在落实湖泊管理权的基础上,对我们眼前的大、小西湖实施了全封闭保护,现在这里的水位要比外湖水位高20到30厘米。”全封闭保护开创了我国湿地保护先例,后来在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区网络推广。此外,保护区还会进行人工生态修复,比如在浅水区种植植被等,丰富鸟类食物。

4月底,大、小西湖的水位比外湖高20至30厘米。(关禺 摄)
保护在推行,但过程和效果并不如意,张鸿提到了眼下保护区面临的多个难题。
“首要的问题是管理体制多头。”他说,完整的洞庭湖被分成几块进行保护,除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外,在洞庭湖的西(湖南常德境内)、南(湖南益阳境内)两处,也都分别设立了保护区,分别进行管理。
“法律保护也不到位,湿地保护没有立法,同时资金投入也不畅,保护区没有省政府的拨款,现在还主要靠项目经费支持。”张鸿说。
面对眼前的难题,张鸿呼吁整合现有分散的保护区,参考鄱阳湖综合管理机构,建立统一的保护机构,并推动洞庭湖湿地管理办法等条例的立法,成立洞庭湖生态保护基金,通过社会融资来解决部分经费,欢迎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
最后,张鸿也对“个人能为洞庭湖做什么”提出了建议,我们正在开展“围绕一个洞庭湖,发展十个生态乡镇和生态学校,聘请百名协管员,发展千名志愿者,推动万户生态家庭”的“个十百千万工程”,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做我们的协管员和志愿者,共同营造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氛围,建立起社区共管平台。(文/刘文静)
科普链接:
长江三口,指淞滋口、太平口、藕池口,是长江荆江河段南岸三个依次排列的联通洞庭湖的泄洪道。
编辑:刘文静

今年的5月11日是第八个世界候鸟日

2013年的5月11日是第八个世界候鸟日。
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候鸟日,这个每年一度的活动是由《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EWA)与《全球迁徙物种公约》(CMS)联合发起的,两个国际条约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管理执行,在2007年全世界有56个国家举行了庆祝活动,2008年的主题是“候鸟——生物多样性的使者”,2009的主题是“迁徙的障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鸟类是广泛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和趋势的最准确的表征之一,许多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生长着众多濒危动植物种,候鸟在每年循环往复的迁徙过程中穿越从候冻土地带和热带的广泛地区,通过保护候鸟和它们的生存环境,人类就能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世界候鸟日诞生于2006年,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候鸟日。

世界候鸟日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候鸟日 ,这个每年一度的活动是由《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EWA)与《全球迁徙物种公约》 (CMS)联合发起的,两个国际条约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管理执行,在2007年全世界有56个国家举行了庆祝活动,2008年的主题是“候鸟——生物多样性的使者”。

2008年5月10日和11日是第三个世界候鸟日,世界各地举行的纪念活动将围绕主题“候鸟——生物多样性的使者”(Migrant Birds – Ambassadors for Biodiversity),提请人们关注候鸟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监测环境变化的意义。
世界候鸟日诞生于2006年,2009的主题是“迁徙的障碍”,除了自然的障碍,越来越多的人工建筑已成为候鸟迁徙的阻碍,如风电涡轮机,光污染,摩天大楼的窗户,通信塔和电力线等。纪录片放映结束后,大家对世界候鸟日的相关背景内容,以及如何帮助候鸟跨越障碍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讨论,总之,借世界候鸟日的机会唤起大家对迁徙候鸟的关注。

2013年岳阳“爱鸟周”活动在东洞庭湖采桑湖站举行启动仪式

4月1日上午,由湖南省林业厅、岳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3年湖南省暨岳阳市“爱鸟周”活动在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桑湖观鸟长廊举行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以“美丽湖南、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形式, 陆续组织2013年湖南省暨岳阳市“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洞庭湖鸟类监测活动、洞庭湖爱鸟护鸟观鸟大型巡护活动、走进社区爱鸟护鸟观鸟大型宣传活动、环保自行车队伍观鸟比赛等活动,通过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和爱鸟护鸟志愿者近距离“进社区、进乡镇、进餐馆、进家庭”宣传爱鸟护鸟活动,并通过在岳阳举行的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拉开全省各市州及县市区开展的爱鸟周系列宣传活动,以期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爱鸟护鸟的良好氛围,肩负起保护好这些鸟类资源的重要责任。推动全社会掀起关爱自然、关爱湿地、关爱鸟类的热潮,营造全省保护生态、保护湿地、建设美丽湖南的良好氛围。

东洞庭湖小白额雁集 做迁徙前的操练

2013年3月30下午,东洞庭湖小白额雁集群上万羽,正在做迁徙前的操练,时而飞起,时而歇下。东洞庭湖冬季栖息的小白额雁占地球70%,他们来自北海道和俄罗斯。在迁徙雁类中他每年都是来得最早,回得最晚。
小白额雁全球不足30 000只,据统计,1999年在我国的东洞庭湖保护区达到近20 000只,占全球数量的60%,为全球小白额雁最主要的越冬地。2002年小白额雁被选为中国岳阳首届洞庭湖观鸟大赛的吉祥物。由于小白额雁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有些国家将小白额雁作为衡量环境好坏的指示物种。

纪念国际湿地日-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周年庆典暨迎春晚会于今日举行

2013年2月2日下午15:00-17:30,国际湿地保护日-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周年庆典暨迎春晚会在岳阳市会展中心顺利举行。

来自全国50余个志愿者团队近千名志愿者,参与了这一全国首个由民间环保组织主办的生态春晚。本场晚会从创意到公演4天半,创办春晚最快、党政出席人数最多之纪录,发民间办春晚先声,开志愿者公演综艺先河,做春晚配手语翻译先导。晚会上,市委副书记李志坚政协主席赖社光等为58位江豚保护志愿者功臣颁奖。71位江豚保护志愿者登台表演了15个以环保生态位主题的文艺节目。其中,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自编、自演的音乐情景剧《江豚兄弟》感动全场。

滥捕候鸟江豚死亡入选2012年湖南省十大环境事件

2012年湖南省十大环境事件
序号 事件名称
1 湖南千年鸟道滥捕之殇
2 竹埠港化工企业关停搬迁
3 长株潭空气质量监测试运行
4 衡阳“黄金大米”事件
5 洞庭湖江豚接连死亡
6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污染防治
7 《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通过
8 《绿色湖南建设纲要》公布
9 新婚业主状告湖南省环保厅
10 湘江重金属治污排定日程

腾讯·大湘网1月22日讯 今天上午,由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潇湘联合腾讯·大湘网共同推出的“2012年湖南省十大环境事件”榜单正式发布。《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通过、湖南千年鸟道滥捕之殇、洞庭湖江豚接连死亡、长株潭空气质量监测试运行等事件入选,“湖南千年鸟道滥捕之殇”成为十大事件之首,备受关注的“长株潭空气质量监测试运行”事件位列第三。

从2009年起,绿色潇湘启动了湖南省十大环境事件的评选工作,以民间视角制作和发布“湖南省十大环境事件”榜单,向公众宣传和倡导环境保护,提升公众对湖南本土环境现状的关注。

此次评选的评审委员、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健康环保社区行”活动发起人之一张效雄认为,年度十大环境事件的评选目的是要提起公众的环保意识,带领大家回顾一年来湖南发生的环境事件。这个过程很有意义,至于最后的评审结果则是次要的。

评审委员、湖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监督处处长刘帅将2012年的湖南重要的环境事件概括为“北江豚、南候鸟、中湘江”。最终的投票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洞庭湖的江豚保护、桂东地区的候鸟保护再加上湘江流域的污染治理是今年候选事件中最受关注的三项问题。

相比过去几年的榜单,今年的湖南省十大事件榜单有几处较为显著的变化:

首先,我们在今年的评选中新加入了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类事件,酒鬼酒塑化剂风波、南山奶粉被曝含致癌物等事件在评选过程中都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其中,衡阳黄金大米事件也入选了最终的十大事件榜单。

其次,《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通过、新婚业主状告湖南省环保厅等事件的入选让我们看到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

此外,在2012年众多环境热点事件中,环保志愿者的力量在愈发凸显。从江豚、候鸟保护活动到湘江流域污染治理,再到空气质量监测的推动,处处可见志愿者行动的身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三湘大地一定会呈现更加绚丽的画卷,“绿色湖南”的美丽愿景终将实现。

民间“非科学”榜单湖南十大环境事件出炉过程(潇湘晨报)

截至1月20日投票结束,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潇湘联合腾讯·大湘网共同推出的“2012年湖南省十大环境事件评选”活动,参与投票的人数是3661人。

对这个数字,绿色潇湘的传播官员孙成起先是觉得蛮少,后来在问了别的网络投票的数字后,他觉得还算可以。

虽然顶着传播官员这个头衔,但孙成是个青涩的小伙子,这是他第一次主持操作这个从2009年开始的每年一届的环境事件评选。

“我们一直强调这不是一个很科学的榜单,我们只是从民间的视角去记录和回顾,现在的信息过得很快,可能上午发生的事情,下午就被别的信息给淹没了,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到年终的时候,把这一年的事情重新挖出来,重现在公众面前。”

入职半年的传播官员:今年不开发布会,网上公布一下评选结果就可以了

评选过程中选择的所有环境事件均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和媒体公开发布的环境信息。前期按报道频次、转载率等标准通过检索、公众征集等步骤确立为候选事件,后经公众投票、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最终得出上榜事件。其中,公众票数占比60%,专家票数占40%。

链接:http://hn.qq.com/a/20121225/000228.htm

■往年湖南省十大环境事件榜单回顾:

链接:http://hn.qq.com/a/20121225/000232.htm

■专家评审会详情:

链接:http://hn.qq.com/a/20121231/000244.htm
关于绿色潇湘:

绿色潇湘环保组织(简称绿色潇湘)成立于2007年2月,2011年正式在长沙市民政局登记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湖南省唯一关注湘江全流域环境问题的公益组织。自成立以来,绿色潇湘一直致力于湘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公众环境意识倡导。

了解有关绿色潇湘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reenhunan.org.cn/

或绿色潇湘微博:http://t.qq.com/greenhunan

 

东洞庭湖已成为国际濒危物种小白额雁主要越冬地

2012年12月12日电(记者 黄兴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国际濒危物种小白额雁最主要的越冬地。最新监测显示,这里的小白额雁种群数量达到2.2万只左右,占全球六成以上。
据了解,小白额雁在上世纪70年代的欧洲还是很常见的鸟类,后来,由于适宜的生存环境减少和人类的猎杀,一步步走向灭绝,进入了濒危物种的行列。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小白额雁在全球的数量急剧下降,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专业人士介绍,目前全球小白额雁的数量不到3.5万只。
总面积19万公顷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六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也是鸟类亚太迁徙线路上的主要停歇地和越冬地。区内栖息鸟类达338种,越冬的雁、鸭类水鸟种群数量大,多个物种数量都达到全球越冬种群的1%以上。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卫科科长高大力介绍,近年,保护区内小白额雁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上升态势。1997年,保护区工作人员首次对辖区内的小白额雁进行全面统计,记录数据为1.37万只,此后逐年增加,2010年为2.35万只,最近两年最高峰时曾经观测到2.6万只。东洞庭湖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小白额雁最主要的越冬地”。
高大力分析,小白额雁种群数量在东洞庭湖稳定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其北方的繁殖地没有遭到破坏,干扰较小,另一方面还得益于东洞庭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小白额雁与其他雁属鸟类一样,以绿色植物的茎叶和植物种子为食,湖岸附近生长的杂草、湖中的水草、农田中的绿色作物、谷物、草籽、树叶、嫩芽等皆为取食的对象。

鸟舞洞庭

共处:都说洞庭人鸟不相依,只有牛鸟相依,孰不知这是人类对水鸟家园—湿地的保护秘诀。近处的冬候鸟反嘴鹬与远处的牛羊,一片和谐。

彭祥林摄


雁群:群雁,些飞些息,在动与静中浅吟低唱着洞庭湖的生态之歌。明健飞摄


迁徙:湖平岸阔,雁群翩跹,迁徙至此,给平静的洞庭湖增添了不少乐趣。刘科摄


追逐:鹤唳九皋,且飞且鸣,而鹳形目的鹭,叫声低沉,飞行时,脖子成驼背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明健飞摄

观鸟者:为了不打扰鸟儿,观测队伍尽量不进入湿地,而是用高倍望远镜和高配镜头观测,这届观鸟节共记录到鸟类177种。刘科摄

2012年12月7日至9日,30支来自全国各地的观鸟队伍集结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洞庭湖(岳阳)国际观鸟节,其间共观测到鸟类177种,数量超过了上一届。

“鸟是一种最有灵气的生物,带给人类希望和幻想。”湖南观鸟队队员“晚稻”在致队友的一封邮件中说。他的真名叫刘科,从某研究院离职后开了家公司,下班后便成了一名摄影师和环保志愿者。在湖南,像他这样用镜头持续关注环境的志愿者近几年逐渐增多。

由于东洞庭湖划定了保护核心区,刘科和队友无法进入,只能远远地架起“炮筒”,捕捉鸟类精灵掠过天空和湖面时的姿态,同时赶紧记录下观测到的鸟种和时刻。

有时,天空中的鸟类会降落下来,在湿地上驻足,构成一幅湖光一色、鸟兽同栖的美景。这是洞庭湖上最美的一刻。

观鸟赛评委、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何芬奇告诉记者,此次观测到的候鸟以雁鸭类为主,鹤鹳类较少,珍稀濒危鸟类有限。这一次令他最开心的事有两个:一是天气晴,二是看到了观鸟者的成长。这也是此次能观测到这么多鸟种的重要原因。他与英国鸟类学家合著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一书,被众多国内鸟类爱好者奉为“圣经”。

12月8日晚,被誉为“野生鸟类拍摄第一人”的沈阳理工大学教授周海翔给所有参赛队员上了一堂课。他说,野生鸟类摄影的第一原则是“尊重”,镜头的使命只是“反映野生鸟类的自然行为和生境”。

没有湿地,就没有候鸟。湖南是我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湿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8.56%,其中约38%是湖泊湿地。1992年,东洞庭湖被《湿地公约》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4年,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湿地和珍稀鸟类被列为主要保护对象。

据湖南省林业厅统计,每年在湖南省越冬过夏的候鸟有近100万只,东洞庭湖是最主要的栖息地之一,有记录的候鸟多达33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天鹅等27种。

今年,在湖南等地的候鸟迁徙通道上发生的偷猎现象引起全国关注。但在作为栖息地的洞庭湖,由于保护区的存在,鸟儿的待遇比那些从山区过境的候鸟无疑要好得多。

但危险依然存在。岳阳市湿地保护促进会会长彭祥林告诉记者,与东洞庭相比,现在更令人担心的是南洞庭。

新的担心还来自食物。由于整个洞庭湖水域的渔业资源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鱼虾类减少,很多鸟儿只好飞到农田里觅食,甚至出现“人鸟争食”的场景。

观鸟节结束了,爱鸟护鸟却远没有结束,用刘科的一句话,“共同的爱鸟、护鸟将使我们成为最好的朋友”。

本报记者成舸 通讯员曾蓓

《中国科学报》 (2012-12-15 第4版 影像)

第七届中国洞庭湖(岳阳)国际观鸟节开幕(组图)

红网岳阳12月7日讯(记者 明健飞)第七届中国洞庭湖(岳阳)国际观鸟节开幕式今晚在湖南岳阳举行。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建龙,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岳阳市委书记黄兰香,岳阳市市长盛荣华,英联邦自然保护委员会主席彼特等出席开幕式。
今年的洞庭湖国际观鸟节首次由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以“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12月7日至9日在岳阳市举行。观鸟节期间,将举行观鸟比赛、国际鹤类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八百里洞庭湖美如画》生态人文公益画展、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30年回顾暨爱鸟护鸟知识展览、颁奖典礼暨闭幕式等主题活动。来自国内外的30支观鸟队伍将开展观鸟比赛。
洞庭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冬季候鸟南迁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为了加强对候鸟的保护,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从2002年开始,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支持下,湖南省林业厅和岳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6届洞庭湖观鸟节。2007年,岳阳荣膺“中国观鸟之都”美誉。洞庭湖观鸟节更是成为了湖南乃至我国生态文化节庆活动中的一个响亮品牌。
目前,洞庭湖鸟类有338种,数量达17万多只,自然野化的麋鹿近60只。本届观鸟节将为公众参与洞庭湖湿地保护和观鸟提供平台,唤起人们爱鸟护鸟、保护湿地的意识,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