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鸮科

草鸮科是鸮形目的1科。体长305~534毫米;头骨狭长,宽不及长的2/3;面盘完整,下方变狭,呈心脏形;中爪具栉缘;有草鸮属和栗鸮属2属,共18种。栖于山麓草地,觅食小型鼠类、鸟类、蛇、蛙和昆虫等。卵产于平地长草间。因嗜食小型鼠类和昆虫而对农业有益,但也捕食一些有益动物。

鸮,又叫猫头鹰,为鸮形目夜行性猛禽。属于草鸮科的猫头鹰有18种。嘴坚成曲钩状。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5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4趾能向后反转。爪大而锐。雏鸟为晚成性。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但形甚小。雌鸟较雄鸟大,脸呈盘状,眼形大,两眼均向前,羽毛柔软。

猫头鹰的大眼睛只能朝前看,要向两边看的时候,就必须转动它的脖子。猫头鹰的脖子又长又柔软,能转动270度。由于是夜间出来捕食的猛禽,因此听力显得特别重要。猫头鹰的头骨不对称,两只耳朵不在同一水平上,有利于根据地面猎物发的声间来确定猎物的正确位置。

代表种为草鸮,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脸盘呈辉棕色。眼的前上方有一黑褐色斑。上体两翅的覆羽和三级飞羽均为鲜亮的黑褐色,各羽近端处大都具一棕色或白色细点;后颈的羽缘亦为棕色,且特别显著。尾羽和两翅的飞羽均棕色,具若干黑褐色狭形横斑,羽端更杂以褐色斑驳。下体为鲜丽的淡棕色,尾下覆羽近白。胸和两胁均满布小褐点。

科学分类:鸮形目 > 草鸮科 > 草鸮属
STRIGIFORMES > Tytonidae > Tyto alba
描述:体大(34厘米)而易识别的偏白色鸮。具特征性的白色心形宽面庞。上体棕黄色而多具纹理,白色的下体黑点密布。整体色彩有变异,亚成鸟皮黄色较深。
虹膜-深褐;嘴-污黄;脚-污黄。
叫声:尖厉刺耳的叫声wheech或se-rak;也作高声的ke ke ke ke ke叫。
分布范围:美洲、西古北界、非洲、中东、印度次大陆、东南亚、马来诸岛、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亚种javanicus在云南有记录,为偶见迷鸟。
习性:白天藏于房屋、树木、山洞、悬崖等处的黑暗洞穴或稠密植被中。黄昏时见于开阔地面上空,无声地掠地低飞。营巢于树洞或更经常的是在建筑物中。
俗名:猴面鹰

科学分类:鸮形目 > 草鸮科 > 草鸮属
STRIGIFORMES > Tytonidae > Tyto capensis
描述:中等体型(35厘米)的鸮类。面庞心形。似仓鸮,但脸及胸部的皮黄色色彩甚深,上体深褐。全身多具点斑、杂斑或蠕虫状细纹如仓鸮。
虹膜-褐色;嘴-米黄;脚-略白。
叫声:响亮刺耳。
分布范围:非洲、新几内亚、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至中国西南及华南、东南亚、菲律宾。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及冬候鸟。亚种chinensis于云南东南部(蒙自)、贵州、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北至安徽。亚种pithecus为台湾南部的留鸟。
习性:栖于开阔的高草地。
注:有时被视为东方草鸮 T. longimembris的一个亚种。
俗名:猫头鹰

科学分类:鸮形目 > 草鸮科 > 栗鸮属
STRIGIFORMES > Tytonidae > Phodilus badius
描述:中等体型(27厘米)的红褐色鸮。其心形脸庞及时而竖起的”耳朵”与仓鸮甚似。上体红褐而具黑白点斑,下体皮黄偏粉具黑点,脸近粉色。
虹膜-深色;嘴-褐色;脚-污褐色。
叫声:轻柔的呼呼叫声及hooh-weeyoo啭鸣,黑暗中飞行时发出哀婉如乐的kwankwit-kwankwit-kek-kek-kek哨音。
分布范围:印度次大陆、中国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在菲律宾为迷鸟。
分布状况:亚种saturatus为罕见森林留鸟,于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及海南岛,分布至海拔1500米。
习性:羞怯,夜行性森林鸮类,鲜为人知。白日坐姿平展,如蟆口鸱。
俗名: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