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鹰

赤腹鹰 Chinese Sparrowhawk

科学分类:鹳形目 > 鹰科 > 鹰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Accipiter soloensis

描述:中等体型(33厘米)的鹰类。 下体色甚浅。成鸟:上体淡蓝灰,背部羽尖略具白色,外侧尾羽具不明显黑色横斑;下体白,胸及两胁略沾粉色,两胁具浅灰色横纹,腿上也略具横纹。成鸟翼下特征为除初级飞羽羽端黑色外,几乎全白。亚成鸟:上体褐色,尾具深色横斑,下体白,喉具纵纹,胸部及腿上具褐色横斑。
虹膜-红或褐色;嘴-灰色,端黑,蜡膜橘黄;脚-橘黄。

叫声:繁殖期发出一连串快速而尖厉的带鼻音笛声,音调下降。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及中国;冬季南迁至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新几内亚。

分布状况:不罕见,在整个中国南半部均有繁殖,高可至海拔900米。迁徙经过台湾及海南岛。

习性:喜开阔林区。常追逐小鸟,也吃青蛙。通常从栖处捕食,捕食动作快,有时在上空盘旋。

俗名:鸽子鹰

褐耳鹰

褐耳鹰 Shikra

科学分类:鹳形目 > 鹰科 > 鹰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Accipiter badius

描述:中等体型(33厘米)、色彩甚浅的鹰类。雄鸟:上体浅蓝灰色与黑色的初级飞羽成对比,喉白并具浅灰色纵纹,胸及腹部具棕色及白色细横纹。雌鸟:似雄鸟,但背褐色,喉灰色较浓。亚成鸟:灰褐色具棕色鳞状纹,下体具褐色棕纹及黑色羽干纹;与雀鹰亚成鸟的区别在下体具棕纹,与松雀鹰亚成鸟的区别为上体色淡,尾部横纹较窄。
虹膜-黄至褐色;嘴-褐色;脚-黄色。

叫声:通常无声。于繁殖地发出似笛声的kyeew。

分布范围:非洲至印度、中国南方、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cenchroides在西藏极西部有记录。poliopsis为贵州、广西、广东、云南及海南岛的罕见低地留鸟。

习性:喜林缘、开阔林区及农田。由栖处捕食,追逐其他鸟,有时在天空中盘旋。

俗名:褐耳苍鹰 棕耳苍鹰

凤头鹰

凤头鹰 Crested Goshawk

科学分类:鹳形目 > 鹰科 > 鹰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Accipiter trivirgatus

描述:体大(42厘米)的强健鹰类。具短羽冠。成年雄鸟:上体灰褐,两翼及尾具横斑,下体棕色,胸部具白色纵纹,腹部及大腿白色具近黑色粗横斑,颈白,有近黑色纵纹至喉,具两道黑色髭纹。亚成鸟及雌鸟:似成年雄鸟但下体纵纹及横斑均为褐色,上体褐色较淡。飞行时两翼显得比其他的同属鹰类较为短圆。
虹膜-褐色至成鸟的绿黄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腿及脚-黄色。

叫声:he-he-he-he-he-he的尖厉叫声及拖长的吠声。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西南、台湾、东南亚、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区域性非罕见,见于中国中南及西南包括海南岛(indicus)及台湾(formosae)
的低地森林。在香港现已常见。

习性:栖于有密林覆盖处。繁殖期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同时发出响亮叫声。

俗名:凤头雀鹰

乌灰鹞

乌灰鹞 Montagu’s Harrier

科学分类:鹳形目 > 鹰科 > 鹞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Circus pygargus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46厘米)的灰色鹞。翼尖黑色,体型比白尾鹞略显细小而轻盈。与白尾鹞及草原鹞的区别为次级飞羽上有一条、下有两条黑色条带。腰部色浅,但不如白尾鹞清楚。雌鸟褐色,与白尾鹞及草原鹞区别于无浅色领环,飞行时翼下次级飞羽两道暗色横纹间隔较宽。幼鸟比白尾鹞幼鸟两翼显长而细,与草原鹞的区别在飞行时翼尖全深色。
虹膜-黄色;嘴-黄色;脚-黄色。

叫声:雄鸟炫耀叫声为尖厉的kek, kek, kek声。雌鸟在告警时发出快速的jick-jick-jick声。

分布范围:古北界的西部及中部、印度、中亚。

分布状况:罕见季候鸟。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地区,在山东、长江沿岸省份、福建及广东有零星越冬记录。

习性:同其他鹞。

鹊鹞

鹊鹞 Pied Harrier

科学分类:鹳形目 > 鹰科 > 鹞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Circus melanoleucos

描述:体型略小(42厘米)而两翼细长的鹞。雄鸟:体羽黑、白及灰色;头、喉及胸部黑色而无纵纹为其特征。雌鸟:上体褐色沾灰并具纵纹,腰白,尾具横斑,下体皮黄具棕色纵纹;飞羽下面具近黑色横斑。亚成鸟:上体深褐,尾上覆羽具苍白色横带,下体栗褐色并具黄褐色纵纹。
虹膜-黄色;嘴-角质色;脚-黄色。

叫声:通常无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东南亚、菲律宾及北婆罗洲。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冬季南下至华南及西南。并不罕见。

习性:在开阔原野、沼泽地带、芦苇地及稻田的上空低空滑翔。

俗名:黑白花鸟? 黑白尾鹞 客鹊鹞 喜鹊鹞 喜鹊鹰

草原鹞

草原鹞 Pallid Harrier

科学分类:鹳形目 > 鹰科 > 鹞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Circus macrourus

描述:雄鸟:体型中等(46厘米)的浅灰色鹞。翼尖具黑色的小楔形斑。甚似乌灰鹞,但腰部白色明显,头偏白,翼尖斑纹特别。次级飞羽基部缺少黑色线条。色彩比白尾鹞浅。雌鸟褐色,与雌白尾鹞的区别在飞行时缺少暗色后缘;与乌灰鹞的区别在具浅色后领环,且翼下覆羽缺少赤褐色横斑。初级飞羽与色深的次级飞羽、翼下浅色的前覆羽与深色的后覆羽、深色上胸与浅色下胸成对比。幼鸟较白尾鹞幼鸟两翼较长且细,与乌灰鹞的区别在飞行时翼尖完全深色。
虹膜-黄色;嘴-黄色;脚-黄色。

叫声:冬季无声。

分布范围:繁殖由古北界中部至中国西部;越冬往南至非洲、印度、中国南部及缅甸。

分布状况:在中国为罕见季候鸟。繁殖于新疆西部的天山地区。新疆西部、河北、江西、江苏、广西、西藏南部及海南岛均有零星记录。

习性:典型的本属特性。在开阔的原野上低空滑翔寻找猎物。

白尾鹞

白尾鹞 Northern Harrier

科学分类:鹳形目 > 鹰科 > 鹞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Circus cyaneus

描述:雄鸟:体型略大(50厘米)的灰色或褐色鹞。具显眼的白色腰部及黑色翼尖。体型比乌灰鹞大,比草原鹞也大且色彩较深。缺少乌灰鹞次级飞羽上的黑色横斑,黑色翼尖比草原鹞长。雌鸟褐色,与乌灰鹞的区别在领环色浅,头部色彩平淡且翼下覆羽无赤褐色横斑。与草原鹞的区别在深色的后翼缘延伸至翼尖,次级飞羽色浅,上胸具纵纹。幼鸟与草原鹞及乌灰鹞幼鸟的区别在两翼较短而宽,翼尖较圆钝。
虹膜-浅褐色;嘴-灰色;脚-黄色。

叫声:通常无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全北界;冬季南迁至北非、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婆罗洲。

分布状况:甚常见的季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河北及东北各?Gㄡ闶奔谥泄亩氩浚蕉谇嗪6俊⑽鞑囟喜考俺そ阅系厍?br>习性:喜开阔原野、草地及农耕地。飞行比草原鹞或乌灰鹞更显缓慢而沉重。

俗名:白尾巴根子 白抓 灰鹞 灰鹰 鸡鵟 鸡鸟

白腹鹞

白腹鹞 Eastern Marsh-Harrier

科学分类:鹳形目 > 鹰科 > 鹞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Circus spilonotus

描述:中等体型(50厘米)的深色鹞。雄鸟似鹊鹞雄鸟,但喉及胸黑并满布白色纵纹。雌鸟尾上覆羽褐色或有时浅色,有别于除白头鹞外的所有种类雌鹞。体羽深褐,头顶、颈背、喉及前翼缘皮黄色;头顶及颈背具深褐色纵纹;尾具横斑;从下边看初级飞羽基部的近白色斑块上具深色粗斑。一些个体头部全皮黄色,胸具皮黄色块斑。亚成鸟似雌鸟但色深,仅头顶及颈背为皮黄色。
虹膜-雄鸟黄色,雌鸟及幼鸟浅褐色;嘴-灰色;脚-黄色。

叫声:通常不叫。

分布范围:繁殖于东亚;南迁至东南亚及菲律宾越冬。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冬季南迁至北纬30°以南越冬。于低地甚常见。

习性:喜开阔地,尤其是多草沼泽地带或芦苇地。擦植被优雅滑翔低掠,有时停滞空中。飞行时显沉重,不如草原鹞轻盈。
注:有著者把此种归为白头鹞C. aeruginosus的一亚种。

白头鹞

白头鹞 Western Marsh-Harrier

科学分类:鹳形目 > 鹰科 > 鹞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Circus aeruginosus

描述:中等体型(50厘米)的深色鹞。雄鸟:似雄性白腹鹞的亚成鸟,但头部多皮黄色而少深色纵纹。雌鸟及亚成鸟:似白腹鹞,但背部更为深褐,尾无横斑,头顶少深色粗纵纹。雌鸟腰无浅色。翼下初级飞羽的白色块斑(如果有)少深色杂斑。
虹膜-雄鸟黄色,雌鸟及幼鸟淡褐色;嘴-灰色;脚-黄色。

叫声:通常不叫。

分布范围:繁殖于古北界的西部和中部至中国西部;越冬于非洲、印度及缅甸南部。

分布状况:繁殖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及周边地区。冬季南迁至印度的阿萨姆。不常见。

习性:同白腹鹞。

俗名:白尾巴根子 泽鵟 泽鸟? 泽鹞

蛇雕

蛇雕 Crested Serpent-Eagle

科学分类:鹳形目 > 鹰科 > 蛇雕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Spilornis cheela

描述:中等体型(50厘米)的深色雕雕。两翼甚圆且宽而尾短。成鸟:上体深褐色/灰色,下体褐色,腹部、两胁及臀具白色点斑。尾部黑色横斑间以灰白色的宽横斑,黑白两色的冠羽短宽而蓬松,眼及嘴间黄色的裸露部分是为本种特征。飞行时的特征为尾部宽阔的白色横斑及白色的翼后缘。亚成鸟似成鸟但褐色较浓,体羽多白色。
虹膜-黄色;嘴-灰褐色;脚-黄色。

叫声:非常爱叫雕,常在森林上空翱翔,发出响亮尖叫声kiu-liu或kwee-kwee, kwee-kwee, kwee-kwee-kwee。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巴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留鸟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burmanicus),长江以南各地(ricketti),海南岛(hoya)及台湾(rutherfordi)。在高至海拔1900米有林覆盖的山丘或许为最常见的雕雕类。

习性:常于森林或人工林上空盘旋,成对互相召唤。求偶期成对作懒散的体操表演。常栖于森林中有阴的大树枝上监视地面。

俗名:吃蛇鸟 横冠蛇雕 麻鹰 直冠蛇雕